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

牙牙學語7種提升寶寶語言智能的遊戲採訪撰文/楊心怡諮詢/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 翁菁菁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林希陶「啵」一下、動動舌頭、吸一下口水、吹泡泡…是不是很想聽到寶寶開口說出「ㄇㄚㄇㄚ」、「ㄅㄚㄅㄚ」?本單元將告訴爸媽幾個簡單的日常生活遊戲,幫助您家的寶貝能夠能「言」善「道」!先「聽」話,才學會「說」話許多爸媽在聽到寶寶叫出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的那一刻,都會感動地熱淚盈眶。但爸媽若是認為,孩子學習語言是從開口叫「媽媽」那一刻才開始,那就錯了!事實上,寶寶從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起,就已經開始了她們語言發展的歷程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翁菁菁表示,爸媽多半很在意孩子是不是「會說話」,卻忽略了在寶寶學會說話前所應該發展的溝通能力。其實,當寶寶還在媽咪肚子裡,就已經能聽到一些聲音,而在出生後7個月左右,聽覺便已發育地很完成;因此在呱呱墜地之後,寶寶便開始透過「聽」話學習語言。「而且,在語言的發展進程上來看,寶寶能理解、聽得懂的語彙,比他實際說出的語彙至少多出3~5倍」,因此翁菁菁醫師建議,爸媽應先提供寶寶足夠的視覺與聽覺刺激,例如將看到的事物和正在做的事情,不斷地講給孩子聽,讓寶寶能在腦中連結語言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,以進行語言的儲備。不過比起說話能力本身,翁菁菁醫師提醒媽咪,非語言的溝通能力如哭、肢體動作,或是眼神、手勢等反而更為重要,這些都是不同語言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;因此爸媽要先學習觀察自己寶寶的行為,嘗試了解其中的意圖,以免錯失與寶寶溝通的機會,讓您的寶寶因未受到爸媽的鼓舞,而變得越來越不愛表達!促進寶寶語言發展的小遊戲聽覺遊戲在語言發展過程中,「聽」是很重要的基礎,因此醫師表示,可藉由各種聽覺遊戲,幫助寶寶建立聽覺注意力、尋找聲源及理解生活中的各式聲音,奠定寶寶語言發展所應具備的聽覺能力。1. 聽聲音翁菁菁醫師表示,剛出生的嬰兒就已具有「聽」的能力,她們能辨識出熟悉的聲音,尤其是媽咪的聲音,會比較容易安靜或高興。因此,爸媽可以在嬰兒床前擺放一些音樂鈴,或是放一些輕柔的音樂。當寶寶的抓握能力逐漸發展時,也可以給他一些會發出聲音的小玩具,讓他把玩,學習操控聲音。2.找聲音在寶寶大約3、4個月大時,便可以開始訓練他對聲源的反應。媽咪可以常常在寶寶的兩側說話,讓他學習轉向聲源,或是拿一些鈴鐺、發聲玩具做輔助,讓寶寶試著辨別聲音是從哪裡發出的;當寶寶找到正確聲源時,就可以將發聲玩具交給他把玩,作為獎賞。除此之外,也可以拿塊布或紙盒將發聲源(鈴鐺、發聲玩具)蓋住,讓寶寶去尋找聲音來源;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建立「聽覺的物理恆存概念」。口腔動作遊戲語言發展不只是「字彙」的發展,嘴唇、舌頭、臉頰、聲帶、咽喉肌肉越協調,寶寶將來也比較能「口齒清晰」;因此可透過一些口腔動作的小遊戲,讓寶寶體會發聲的樂趣,並促進口腔動作的靈活度。1. 玩嘴巴當寶寶可以「抿」嘴唇時,就可以開始跟寶寶玩「親嘴」的遊戲,不僅促進寶寶雙唇閉合的能力,也增進寶寶與媽咪的親密感。另外,在寶寶滿週歲,學會將雙唇包住杯緣喝水之後,就要開始讓他練習吸口水,或用吸管喝飲料,這個「吸」的動作可以促進臉頰肌肉的力量,及雙唇閉合的力量。2. 玩舌頭可以在寶寶的嘴唇周圍塗上一些奶油或糖水,讓寶寶試著將舌頭伸出嘴巴外面上下左右動;或是發出「ㄌㄨㄛ、ㄌㄨㄛ、ㄌㄨㄛ」的聲音讓寶寶學,都可以促進舌頭靈活度。3.吹一吹在寶寶還小的時候,可以多在寶寶的臉頰上輕輕地吹氣,讓他感受那股氣流。當寶寶大一點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讓他模仿你把嘴嘟起來,試著吹吹看;如果他不太會吹,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,例如小風車、羽毛或小紙片等來誘發。4. 咀嚼遊戲許多寶寶大約在4~6個月左右便開始接受副食品,而且因為營養比較好,越來越多寶寶在6個月大時便開始長牙齒,因此咀嚼功能很重要;這時,媽咪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吃些容易咀嚼的食物,例如牙餅、麵包,或其他半固體、固體的食物;一歲多以後,便可將食物切成較小片,讓寶寶練習「咬」的動作,訓練寶寶舌頭、牙齒及口腔動作的協調。不要糾正寶寶的發音當寶寶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,加上部分口腔動作還未發展成熟,有的音就會發得不是很清楚;翁菁菁醫師提醒媽咪,千萬不要刻意糾正寶寶的發音。寶寶有時候是很開心地想要試著講話,試著將腦中聽過的聲音轉化成語言,這時若被爸媽一再糾正「講得不好」、「這個音不是這樣發」的話,寶寶會很挫折,甚至因此降低他對「說話」的興趣,導致語言發展變慢。不要讓寶寶光聽不說翁菁菁醫師發現,很多家長讓小朋友學習語言的方式是以看電視、聽CD為主,認為小朋友如果聽得懂,應該就會講,但她建議還是以面對面跟寶寶講話為主比較好,因為語言溝通能力是理解加上表達,而看電視、聽CD所獲得的只是「背誦」,缺乏「表達」、「溝通」的功能。 
 
(詳文請見2007.5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)

沒有留言: